常规注销 · 疑难注销 · 吊销转注销  
首页内资注销吊销转注销吊销转注销问答
吊销转注销问答集锦

吊销转注销问答集锦

日期:2022年10月   来源:网络   整理:京优企服网

1、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应如何办理注销手续?
需要进行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因为吊销只是丧失了从事经营活动资格,但作为民事关系的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必须办理注销登记。需先到对应审批机关解除吊销状态后,再办理注销手续。详细步骤需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确定。

2、被吊销而不注销有什么危害?
三年内不能当企业高管,列入工商黑名单,对个人贷款有影响,无法办理移民等。这对于个人信用是极大的打击。

3、公司被吊销的原因是什么?

  1. 公司每年都要进行工商年检,规定期限内未进行年检,错过征期也未补报年检手续的,就会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2. 大多数公司都是用虚拟地址注册的,这种地址需要每年续费,在工商、税务部门每年抽查中发现未在注册地址经营就会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3. 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未进行纳税申报的公司会被工商吊销营业执照;
  4. 公司成立后每月都要进行纳税申报,错过征期就会被税务列入非正常,企业法人、股东会进入税务的黑名单,伴随着的也有经济处罚;

4、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后果?

  1. 工商黑名单限制三年,三年内不能注册新公司,不能担任其他公司的法人、监事、董事,执照吊销满三年后黑名单限制自动解除;
  2. 税务的黑名单限制终身,只要不按时纳税申报错过征期就会被税务列入非正常。法人、股东新注册的公司税务不能登记,名下其他公司不能领取发票,还会面临税务部门的经济处罚,严重情况法人、股东会被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高铁、飞机,不能贷款买房、买车、不能移民等。

5、执照丢失的公司吊销转注销流程:

  1. 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注明公司名称,丢失的证件号码;
  2. 成立清算组,预约做清算组备案(执照丢失需全体股东到工商现场签字);
  3. 材料: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备案申请书、成立清算组股东会、指定委托书;
  4. 取得《备案通知书》后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注销公告,公示45天;
  5. 解除税务非正常状态(缴纳逾期未申报罚款——补齐申报表——解除非正常);
  6. 注:税务在未收到注销回执前,一定要按时报税,没有经营也要零申报。
  7. 税务注销流程:发票缴销——注销税控——申报当月/当季报表——清算——提交注销材料;
  8. 收到税务税注销回执后注销工商登记,同时申请解除法定代表人黑名单警示限制;
  9. 材料:营业执照正副本,国税、地税注销回执,备案申请书,注销申请书,报纸,指定委托书,公司注销股东会,清算报告。
  10. 收到工商《核准注销通知书》后,吊销的公司转为注销,工商、税务的黑名单限制解除。

6、公司注销、吊销和撤销,这三个销到底有何不一样?
一、注销
注销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申请,作出准予企业解散的登记决定的行政行为。
注销是依申请而作出的一种行政许可行为。符合法定注销条件的企业,向登记机关申请,并经过清算程序后,登记机关作出准予登记,然后主体资格消灭。
注销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方式。
注销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方式。比如,经过注销登记的公司,法人资格就此终结,员工全部遣散,债权债务关系全面清理完毕,公司至此消失了。

二、吊销
吊销是指企业违反了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被工商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其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这是行政机关对企业实施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
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是不以企业申请为前提,而是登记机关直接依职权、主动而为,这是吊销和注销的第一个区别。
吊销后公司的经营资格丧失,从一定程度上讲,吊销也是公司退出市场的一种方式,但和注销相比,吊销不是一种合法的退出市场的方式,而是因为违法行为导致的处罚。这是吊销和注销的第二个区别。
被吊销后,仍要去办理注销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不得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但是公司主体依然存在。公司只是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但是仍然”活着“,只是必须终止一切经营活动。这是吊销和注销最大的区别。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仍然是法律上明确的诉讼主体和债务承担主体,也就是说,被吊销的公司不担能继续享有债权、承担债务,还能以自已名义参加诉讼。
2000年最高院发给辽宁省高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中明确: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因此,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作为市场主体,公司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就意味着永远告别市场,不能进入市场的公司即便还“活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公司法》将“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列为公司的法定解散事由之一,被吊销执照的公司接下来面临的就是解散、清算以及注销。经注销登记后,公司的“最后一口气”也就喘完了,至此彻底消失,也只有最终经过注销登记,被吊销执照的公司才算是以合法的方式退出市场、走完生命历程。

三、撤销
撤销是指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作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决定。
通俗一点讲,撤销就是对已经完成的登记行为的否定,或者说是一种纠错行为,错误的登记丧失法律效力。它的前提是自始不符合登记条件,但通过非法情形取得了公司登记,比如登记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或者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隐瞒重要事实等等,因此登记机关通过撤销来纠正这个登记错误。
《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可撤销的几种情形
《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公司法》规定撤销情形
《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常见的三种撤销
第一种撤销公司设立登记,后果是公司设立登记自始无效;
第二种撤销公司变更登记,后果是公司恢复到该次变更登记之前的登记状态;
第三种撤销公司注销登记,后果是公司恢复到注销之前的登记状态。
公司被撤销设立登记后,也需办理注销
撤销设立登记的后果是公司设立登记自始无效,也就意味着该公司丧失了因设立登记而取得的法律主体资格和营业资格,按《公司法》规定,这也是一种公司解散的法定情形,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和被吊销执照的公司一样,先清算后注销。有的小伙伴可能不明白了,撤销和吊销都是因为出现违法事由,而且最终结果都是注销,还是傻傻分不清怎么办!
1.撤销是“先天不足”,即登记过程中出现了违法情形,造成登记本身就是错误的;
2.吊销是“后天病变”,即登记本身是没有瑕疵的,违法情形出现在公司后面的经营过程中。